又一个澳洲知名本土品牌宣布闭店!未来30%的澳洲人都将失业?
虽然说荣盛兴衰是不变的规律,但在生活习惯较慢的澳洲,每一个大牌的倒闭,都会引起行业的震荡。
在过去的2017年里,我们也见证了多家澳洲著名本地和国际企业“关门”,从电子零售巨头Dick Smith,到国民时尚品牌Oroton,澳洲“国宝”Holden汽车,再到国际玩具连锁店Toys R’ US…
然而,就在昨天,又一个让澳洲人震惊不已的消息传来:
又有一家澳洲的时尚品牌倒闭!
这一次“倒下”的,居然还是澳洲知名品牌,Sambag!
就在刚刚,
Sambag的创始人兼总设计师,
宣布了一个让所有新老顾客震惊不已的消息:
从接下来的三个月,将关闭所有在悉尼的门店!
在那一场夺走了14名无辜学生和3名教职员工的生命,将今年的情人节染上血色的校园枪击案中,Peter在有机会逃生的情况下,选择用自己的身体拼死顶住了教室的门,为自己的同学们争取到了宝贵的逃生时间。
最终,他的同学们成功逃出了枪手的魔掌,Peter却被子弹击中,最终伤重不治。
1.知名时尚品牌宣布闭店
虽然澳洲一直被冠以“土澳”的诨号,但实际上,澳洲有不少值得购买的小众品牌,而Sambag就属于其中的佼佼者。
这个由设计师Samantha Wagner创办于1996年的品牌,以其店内设计精巧、穿着舒适的平底芭蕾舞鞋闻名,甚至连澳洲国宝级影后Nicole Kidman和中国乐坛天后王菲都是这家牌子的拥簇。
(图片来源:网络)
凭借着这样的效应,Sambag迅速发展壮大,Wagner女士在悉尼、墨尔本、珀斯、布里斯班拥有多家门店,甚至在香港也开设了一家跨国分店!
根据当时的财报,到2012年,她的12家店铺和网店平均每年的销售额为700万元。
但在3月26日,创始人兼总设计师Wagner女士,却通过sambag的官方ins账号发布了一个消息:位于Woollahra的总店将于4月18日关闭。
(图片来源:Instagram)
2.昂贵租金拖累营业额
新闻报道称,实际上Sambag在2012年达到“鼎盛期”之后,一直处于一个下坡状态。
另外,这家品牌虽然想通过发展服装、配饰等业务来补救,但效果也不理想。尽管许多澳洲本土名人积极捧场,仍然无法扭转其衰败的颓势。
(澳洲本地明星Jennifer Hawkins穿着Sambag的服装,图片来源:Daily Mail)
(主播Sonia Kruger穿着sambag的上衣出镜,图片来源:Daily Mail)
而因为营业额不佳,Wagner也在近年来陆续关闭了多家门店,包括在墨尔本和香港的门店。
不过创始人Wagner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真正拖垮了自己营业额的罪魁祸首,是“贪婪的房东”和“高昂的租金”。
她对采访人说:“零售业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。与他人竞争下去实在是太累了。”
地产商Ray White也说,sambag在Woollahra的门店属于“热门地段”,因此租金十分昂贵。
“在高客流量和步行五分钟就能到Bondi的情况下,这里可以很好地发展和开展业务。”
但很明显的是,便利的位置并没有带给Sambag更好的利益,反而彻底拖垮了这家澳洲的“小众品牌之首”。
(Sambag位于Wollahra的门店,图片来源:Daily Mail)
“零售业已经大不如以前了。”Wagner女士向记者感慨。
3.“逼死”澳洲本土商家的 是时代的必然
然而,有人指出,真正逼死像Sambag这样的澳洲本地商户的,实际上是整个市场的萧条。
以墨尔本最大、也是澳洲标志性大商场Chadstone为例。正值复活节,商家也纷纷打出了“打折销售”的旗号,然而仍旧无法挽回越来越萧条的商场营业额。
(在Chadstone购物的人,图片来源:网络)
而大型连锁商的关闭更是“灾难性”的。
以即将在澳洲关店的Toys R US为例,Macquarie银行估计,如果这家门店关闭,将最终空出344000平方米的场地,甚至比Chadstone的总面积还要大1.5倍!
Macquarie的名单显示,过去几个月,有22家零售商陷入清算或宣布关闭门店,这给商场和其他中心约22.7万平方米的租用空间蒙上了一层阴影。
然而这还不是结束,其它许多著名连锁品牌,如Gloria Jean’s和Michel’s的主公司Retail Food Group (RFG),以及著名百货商家Myer,都在陷入营业额不佳、且租户表示难以担负租金的困难局面。
银行对此的评价是:商场里的空置店铺像是癌症一样扩散。
(图片来源:smh)
4.30%的澳洲人终将失业?
由于租金昂贵,许多商户也不得不寻求用更好的方式削减开支,而最简便也是最有效的方式,就是削减人工成本。
前段时间,知名香烟品牌万宝路生产商,国际烟草企业Philip Morris高调宣布:将裁掉澳洲分部1/3的员工,因为“数字化能够让我们更好的与零售商交流”。
(图片来源:smh)
从Philip Morris裁员,再到无数澳洲本地品牌受租金打压以及网络零售商的挤压,不得不“关门自救”的种种迹象来看,澳洲的零售业,正在处于一种转型的“阵痛期”中。
从亚马逊在澳洲建立仓库,再到中国的阿里巴巴、京东等电商入驻澳洲,越来越多的外来新血,如同搅动了死气沉沉的沙丁鱼群的鲶鱼,虽然不可避免的让许多澳洲零售商倒闭,但也为澳洲带来不一样的希望。
目前,
对于澳洲企业来说,关门并不是结束。像Oroton在重组企业之后“起死回生”的,或许在将来也会变得更多。